苏州神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审 计 报 告
昊盛审字[2024]068号
审计报告
昊盛审字[2024]068号
苏州神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一、审计意见
我们审计了苏州神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公司”)的财务报表,包括2023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2023年度合并及母公司利润表、合并及母公司现金流量表、合并及母公司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我们不对后附的贵公司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由于“形成无法表示意见的基础”部分所述事项的重要性,我们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作为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
二、形成无法表示意见的基础
截止2023年12月31日,贵公司存货账面余额为41,378,976.37 元,生产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为2,933,394.81元,2023年度主营业务成本金额为 5,882,078.45元,存货周转率远低于行业正常水平,现有存货及生产性生物资产以目前的经营状况需要十年以上才能消耗完毕。由于经营不善,无形资产以及其他非流动资产中与生产相关的研究技术价值无法认定。对贵公司存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专利权以及其他非流动资产-委外研发项目的计价我们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也无法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因此,我们无法确定是否有必要对存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以及财务报表其他项目作出调整,也无法确定调整的金额。
三、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
我们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如财务报表附注二、2之所述,贵公司2023年发生净亏损1,199.49万元,且2021-2023年度已连续亏损三年,如财务报表附注二、2之所述,虽然贵公司已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了拟采取的改善措施,这些事项或情况表明存在可能导致对贵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不确定性。该事项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
四、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管理层负责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并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管理层负责评估贵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披露与持续经营相关的事项,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除非管理层计划清算贵公司、终止运营或别无其他现实的选择。
治理层负责监督贵公司的财务报告过程。
五、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贵公司的财务报表执行审计工作,以出具审计报告。但由于“形成无法表示意见的基础”部分所述的事项,我们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作为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我们独立于贵公司,并履行了职业道德方面的其他责任。
(本页无正文,为昊盛审字[2024]068号报告签字页)
苏州昊盛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 中国注册会计师:凌去
中 国 苏州 中国注册会计师:金健
二○二四年十月二十四日
苏州神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本附注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元)
一、 企业的基本情况
(一) 企业注册地、组织形式和总部地址
公司名称:苏州神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元生物”、“本公司”)
历史沿革:本公司前身为吴江市绿乐生态园有限公司,由滕士元先生于2005年01月31日出资设立。2013年1月5日,根据股东大会决议和修改后章程的规定,公司整体变更为苏州神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月16日,本公司股票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开转让。公司股票挂牌,注册地址:吴江经济开发区云梨路1688号 ,组织形式: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地址:吴江经济开发区云梨路1688号 ,证券代码:831808。2022 年 8 月 12 日收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全国股转公司”)下发的《关于终止苏州神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挂牌的决定》(股转发[2022]404 号),全国股转公司决定终止。
(二)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
本公司属农、林、牧、渔业。主营生物制品研发;花卉、中草药、农产品种植和销售;预包装食品兼散装食品批发与零售。
(三)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本财务报表业经本公司董事会于2024年10月 24日决议批准报出。
(四)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本年度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包括本公司,以及本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苏州神元依品药用植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元依品”)、神元依品的控股子公司苏州神元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化旅游”)、潍坊神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坊神元生物”)、潍坊神元生物的全资子公司潍坊神元依品中药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坊神元依品”)、控股子公司苏州神元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元食用菌”)和苏州神元供应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元供应链”)。
具体情况详见“本附注六、合并范围的变更”“本附注七、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
二、 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一)编制基础
本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等规定(以下合称“企业会计准则”),并基于以下所述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进行编制。
(二)持续经营
2023年度本公司发生净亏损1,199.49万万元,2021-2023年度已连续三年亏损。为扭转公司面临的不利局面,公司将继续发展生态旅游,以第三产业为纽带带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继续发展铁皮石斛日化系列产品,在目前日化产品面膜、牙膏、面霜、爽肤水的基础上,加大铁皮石斛日化产品的开发进度,形成日化产品系列化、2021年开始制定计划限制存货以及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规模,将原有大棚部分出租,部分大棚改种菌菇,并于2021年10月成立苏州神元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食用菌菇种植,拓宽收入来源预计未来可以取得较为明显的经营收益,2022年1月25日成立苏州神元供应链有限公司,发展城市配送运输服务,水产养殖;餐饮服务;食品互联网销售等,从长远发展来看,对公司未来的业绩和收益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公司保持持续经营能力。2022年7月20日成立苏州天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拓展销售渠道。
三、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一)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本公司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本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2023年度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
(二) 会计期间
本公司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即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三) 营业周期
本公司以一年12个月作为正常营业周期,并以营业周期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
(四) 记账本位币
本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五) 企业合并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本公司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工具作为合并对价的,按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所取得的被购买方符合确认条件的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在购买日以公允价值计量。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体现为商誉价值。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六)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1.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本公司将全部子公司(包括本公司所控制的单独主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被本公司控制的企业、被投资单位中可分割的部分以及结构化主体。
2.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统一母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日及会计期间
子公司与本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不一致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本公司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
3.合并财务报表抵销事项
合并财务报表以本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已抵销了本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本公司的份额,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子公司持有本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视为本公司的库存股,作为股东权益的减项,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项目下以“减:库存股”项目列示。
4.合并取得子公司会计处理
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视同该企业合并于自最终控制方开始实施控制时已经发生,从合并当期的期初起将其资产、负债、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其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5.处置子公司的会计处理
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方的控制权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剩余股权,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同时冲减商誉。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等,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
(七) 合营安排的分类及共同经营的会计处理方法
1.合营安排的分类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未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合营安排,划分为共同经营。单独主体,是指具有单独可辨认的财务架构的主体,包括单独的法人主体和不具备法人主体资格但法律认可的主体。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合营安排,通常划分为合营企业。相关事实和情况变化导致合营方在合营安排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发生变化的,合营方对合营安排的分类进行重新评估。
2.共同经营的会计处理
本公司为共同经营参与方,确认与共同经营中利益份额相关的下列项目,并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确认单独所持有的资产或负债,以及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或负债;确认出售享有的共同经营产出份额所产生的收入;按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因出售产出所产生的收入;确认单独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按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发生的费用。
本公司为对共同经营不享有共同控制的参与方,如果享有该共同经营相关资产且承担该共同经营相关负债,则参照共同经营参与方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否则,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3.合营企业的会计处理
本公司为合营企业合营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对合营企业的投资进行会计处理;本公司为非合营方,根据对该合营企业的影响程度进行会计处理。
(八)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本公司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所确定的现金,是指本公司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所确定的现金等价物,是指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九) 金融工具
1.金融工具的分类及重分类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1)金融资产
本公司将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①本公司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②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本公司将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①本公司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②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对于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本公司可在初始确认时将其不可撤销地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该指定在单项投资的基础上作出,且相关投资从发行者的角度符合权益工具的定义。
除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之外的金融资产,本公司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如果能消除或减少会计错配,本公司可以将金融资产不可撤销地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本公司改变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将对所有受影响的相关金融资产在业务模式发生变更后的首个报告期间的第一天进行重分类,且自重分类日起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不对以前已经确认的利得、损失(包括减值损失或利得)或利息进行追溯调整。
(2)金融负债
金融负债于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所有的金融负债不进行重分类。
2.金融工具的计量
本公司金融工具初始确认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未包含或不考虑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本公司按照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作为初始确认金额。金融工具的后续计量取决于其分类。
(1)金融资产
①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对于该类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以摊余成本计量且不属于任何套期关系的金融资产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重分类、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或确认减值时,计入当期损益。
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对于该类金融资产(除属于套期关系的一部分金融资产外),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包括利息和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③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初始确认后,对于该类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减值损失或利得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利得或损失均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2)金融负债
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该类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 (含属于金融负债的衍生工具) 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初始确认后,对于该类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除与套期会计有关外,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包括利息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由企业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该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对该金融负债的自身信用风险变动的影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会造成或扩大损益中的会计错配的,本公司将该金融负债的全部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②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初始确认后,对此类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
3.本公司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的确认方法
如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以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如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估值技术主要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在有限情况下,如果用以确定公允价值的近期信息不足,或者公允价值的可能估计金额分布范围很广,而成本代表了该范围内对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的,该成本可代表其在该分布范围内对公允价值的恰当估计。本公司利用初始确认日后可获得的关于被投资方业绩和经营的所有信息,判断成本能否代表公允价值。
4.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转移的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
(1)金融资产
本公司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予以终止确认:①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②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本公司转移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③该金融资产已转移,虽然本公司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报酬的,但未保留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
本公司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报酬的,且保留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按照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相关负债。
金融资产转移整体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以下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①被转移金融资产在终止确认日的账面价值;②因转移金融资产而收到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之和。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先按照转移日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然后将以下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①终止确认部分在终止确认日的账面价值;②终止确认部分收到的对价,与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之和。
(2)金融负债
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的现时义务已经解除的,本公司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该部分金融负债)。
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终止确认的,本公司将其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十) 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方法及会计处理方法
1. 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方法
本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含应收款项)、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含应收款项融资)、租赁应收款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
本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相关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将金融工具发生信用减值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于不同阶段的金融工具减值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1)第一阶段,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的,本公司按照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并按照其账面余额(即未扣除减值准备)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2)第二阶段,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未发生信用减值的,本公司按照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并按照其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3)第三阶段,初始确认后发生信用减值的,本公司按照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并按照其摊余成本(账面余额减已计提减值准备)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1)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计量损失准备的方法
对于在资产负债表日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本公司可以不用与其初始确认时的信用风险进行比较,而直接做出该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的假定。
如果金融工具的违约风险较低,债务人在短期内履行其合同现金流量义务的能力很强,并且即便较长时期内经济形势和经营环境存在不利变化但未必一定降低借款人履行其合同现金流量义务的能力,该金融工具被视为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
(2)应收款项、租赁应收款计量损失准备的方法
①不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对于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范的交易形成的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本公司采用简化方法,即始终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根据金融工具的性质,本公司以单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资产组合为基础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本公司根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确定组合的依据如下:
应收账款组合:账龄组合
应收票据组合1:银行承兑汇票
应收票据组合2:商业承兑汇票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账款,本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票据,本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②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和租赁应收款。
对于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规范的租赁应收款,本公司按照一般方法,即“三阶段”模型计量损失准备。
(3)其他金融资产计量损失准备的方法
对于除上述以外的金融资产,如: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其他应收款、除租赁应收款以外的长期应收款等,本公司按照一般方法,即“三阶段”模型计量损失准备。
本公司在计量金融工具发生信用减值时,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考虑了以下因素:
本公司根据款项性质将其他应收款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确定组合的依据如下:
其他应收款组合1:备用金
其他应收款组合2:押金、保证金
其他应收款组合3:其他
2.预期信用损失的会计处理方法
为反映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的变化,本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应当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并根据金融工具的种类,抵减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或计入预计负债(贷款承诺或财务担保合同)或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
(十一) 存货
1.存货的分类
存货是指本公司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主要包括原材料、周转材料、半成品、库存商品、在产品、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消耗性生物资产等。
2.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存货发出时,采取加权平均法确定其发出的实际成本。
3.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并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存货的盘存制度
本公司的存货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
5.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
(十二) 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
1.合同资产
本公司将已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服务而有权收取对价的权利(且该权利取决于时间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作为合同资产列示。合同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参照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法。对于不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合同资产,本公司采用简化方法计量损失准备。对于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合同资产,本公司按照一般方法计量损失准备。
合同资产发生减值损失,按应减记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时,做相反分录。
2.合同负债
本公司将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义务列示为合同负债。
本公司将同一合同下的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以净额列示。
(十三) 长期股权投资
1.初始投资成本确定
对于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如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当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购买日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有关规定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关规定确定。
2.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方法
本公司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本公司对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其中一部分通过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信托公司或包括投连险基金在内的类似主体间接持有的,无论以上主体是否对这部分投资具有重大影响,本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处理,并对其余部分采用权益法核算。
3.确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依据
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是指对某项安排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包括商品或劳务的销售和购买、金融资产的管理、资产的购买和处置、研究与开发活动以及融资活动等;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是指当持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上至50%的表决权资本时,具有重大影响。或虽不足20%,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具有重大影响: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的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参与被投资单位的政策制定过程;向被投资单位派出管理人员;被投资单位依赖投资公司的技术或技术资料;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发生重要交易。
(十四) 投资性房地产
本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的类别,包括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出租的建筑物、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投资性房地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本公司投资性房地产中出租的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具体核算政策与固定资产部分相同。投资性房地产中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采用直线法摊销,具体核算政策与无形资产部分相同。
(十五) 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予以确认: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固定资产分类和折旧方法
本公司固定资产主要分为: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电子设备、运输设备及其他设备等;折旧方法采用年限平均法。根据各类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并在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与原先估计数存在差异的,进行相应的调整。除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之外,本公司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资产类别 |
预计使用寿命(年) |
预计净残值率(%) |
年折旧率(%) |
房屋及建筑物 |
5.00-20.00 |
5.00 |
19.00-4.75 |
机器设备 |
10.00 |
5.00 |
9.50 |
电子设备 |
5.00 |
5.00 |
19.00 |
运输设备 |
5.00 |
5.00 |
19.00 |
其他设备 |
5.00-10.00 |
5.00 |
19.00-9.50 |
(十六) 在建工程
本公司在建工程分为自营方式建造和出包方式建造两种。在建工程在工程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结转固定资产。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判断标准,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实质上已经全部完成;已经试生产或试运行,并且其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运行或能够稳定地生产出合格产品,或者试运行结果表明其能够正常运转或营业;该项建造的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所购建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设计或合同要求,或与设计或合同要求基本相符。
(十七) 借款费用
1.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原则
本公司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2.资本化金额计算方法
资本化期间,是指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止资本化时点的期间。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不包括在内。在购建或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借入专门借款,按照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占用一般借款按照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资本化率为一般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借款存在折价或溢价的,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实际利率法是根据借款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折价或溢价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其中实际利率是借款在预期存续期间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借款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十八) 生物资产
1.本公司的生物资产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根据持有目的及经济利益实现方式的不同,划分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
2.生物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3.生产性生物资产在达到预定生产目的前发生的实际费用构成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达到预定生产目的后发生的后续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4.收获消耗性生物资产采用约当产量法结转成本,出售消耗性生物资产按其账面价值采用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
5.公司对于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确定为10年。公司每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如使用寿命、预计净产值预期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或经济利益实现方式有重大变化的,作为会计估计变更调整使用寿命或预计净产值或改变折旧方法。
6.每年度终了,对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证据表明生产性生物资产可收回金额或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低于金额计提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减值准备和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因素消失的,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转回,转回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十九) 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
本公司无形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和相关支出作为实际成本。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实际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按公允价值确定实际成本。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为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
本公司无形资产后续计量方法分别为:使用寿命有限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摊销,并在年度终了,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摊销方法进行复核,如与原先估计数存在差异的,进行相应的调整;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摊销,但在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则估计其使用寿命,按直线法进行摊销。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如下:
资产类别 |
使用寿命(年) |
摊销方法 |
专利权 |
5.00、10.00、20.00 |
直线摊销法 |
软件使用权 |
2.00 |
直线摊销法 |
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
本公司将无法预见该资产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或使用期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确定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为: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但合同规定或法律规定无明确使用年限;综合同行业情况或相关专家论证等,仍无法判断无形资产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
每年年末,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无形资产使用相关部门进行基础复核,评价使用寿命不确定判断依据是否存在变化等。
3.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具体标准,以及开发阶段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具体标准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确认为无形资产条件的转入无形资产核算。
(二十) 长期资产减值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减值迹象的,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测试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减值损失。
可收回金额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资产减值准备按单项资产为基础计算并确认,如果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是能够独立产生现金流入的最小资产组合。
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的商誉,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至少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测试时,商誉的账面价值分摊至预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测试结果表明包含分摊的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金额先抵减分摊至该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中除商誉以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上述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期间不予转回价值得以恢复的部分。
(二十一) 长期待摊费用
本公司长期待摊费用是指已经支出,但受益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项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按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分期摊销。若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则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二十二) 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是指本公司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薪酬主要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1.短期薪酬
在职工为本公司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计入资产成本的除外。本公司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在实际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职工福利费为非货币性福利的,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本公司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相应负债,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2.离职后福利
本公司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确定的公式将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福利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3.辞退福利
本公司向职工提供辞退福利时,在下列两者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本公司不能单方面撤回因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所提供的辞退福利时;本公司确认与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或费用时。
4.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本公司向职工提供的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符合设定提存计划条件的,应当按照有关设定提存计划的规定进行处理;除此外,根据设定受益计划的有关规定,确认和计量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
(二十三) 收入
本公司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按照分摊至该项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确认收入。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是指能够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履约义务是指合同中本公司向客户转让可明确区分商品的承诺。交易价格是指本公司因向客户转让商品而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不包括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以及本公司预期将退还给客户的款项。
履约义务是在某一时段内履行、还是在某一时点履行,取决于合同条款及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履约义务是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则本公司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否则,本公司于客户取得相关资产控制权的某一时点确认收入。
收入确认方法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自产农产品,初加工产品、深加工产品(铁皮石斛面膜和铁皮石斛面条、铁皮石斛润肤霜、铁皮石斛爽肤水、铁皮石斛牙膏)和保健品。母公司和子公司潍坊神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销售自产农产品和初加工产品。子公司苏州神元依品药用植物有限公司负责生产和销售保健品,其主要原材料从母公司购买。
1.销售商品合同
(1)自产农产品和初加工产品销售收入确认原则:根据公司与客户签订的产品销售合同,由公司配货部门组织发货,并由财务部门开具销售发票和出库单,收到客户收货回执后,公司确认产品所有权转移至客户,即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
(2)深加工产品和保健产品销售收入确认原则:公司根据经销商的订单,向经销商发货,财务部门根据经销商实际销售量开具发票,公司确认产品所有权发生转移,即确认保健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
2.让渡资产使用权
本公司在让渡资产使用权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并且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二十四) 合同成本
本公司的合同成本包括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及合同履约成本。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合同取得成本”)是指不取得合同就不会发生的成本。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的,本公司将其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
本公司为履行合同发生的成本,不属于存货等其他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范围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
1.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或类似费用)、明确由用户承担的成本以及仅因该合同而发生的其他成本;
2.该成本增加了本公司未来用于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
3.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本公司将确认为资产的合同履约成本,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的,在资产负债表计入“存货”项目;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在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以上的,在资产负债表中计入“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
本公司将确认为资产的合同取得成本,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的,在资产负债表计入“其他流动资产”项目;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在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以上的,在资产负债表中计入“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
本公司对合同取得成本、合同履约成本确认的资产(以下简称“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采用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下列两项的差额时,本公司将超出部分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1.因转让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预期能够取得的剩余对价;
2.为转让该相关商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以前期间减值的因素之后发生变化,使得前述两项差额高于该资产账面价值的,应当转回原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但转回后的资产账面价值不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的下该资产在转回日的账面价值。
(二十五) 政府补助
1.政府补助的类型及会计处理
政府补助是指本公司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益。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
政府文件明确规定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确认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政府文件未明确规定补助对象的,能够形成长期资产的,与资产价值相对应的政府补助部分作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其余部分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难以区分的,将政府补助整体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确认为递延收益的金额,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当期损益。
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确认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取得政策性优惠贷款贴息,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利率向本公司提供贷款的,以实际收到的借款金额作为借款的入账价值,按照借款本金和该政策性优惠利率计算相关借款费用;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本公司的,本公司将对应的贴息冲减相关借款费用。
2.政府补助确认时点
政府补助在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并能够收到时确认。按照应收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期末有确凿证据表明能够符合财政扶持政策规定的相关条件且预计能够收到财政扶持资金时予以确认。除按照应收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外的其他政府补助,在实际收到补助款项时予以确认。
(二十六)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1.根据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确定该计税基础为其差额),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2.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资产负债表日,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认以前会计期间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则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3.对与子公司及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除非本公司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且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对与子公司及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且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十七) 租赁
1.租入资产的会计处理
在租赁期开始日,本公司对除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以外的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并在租赁期内分别确认折旧费用和利息费用。
本公司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采用直线法,将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的租赁付款额计入当期费用。
(1)使用权资产
使用权资产,是指承租人可在租赁期内使用租赁资产的权利。在租赁期开始日。使用权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该成本包括:①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②在租赁期开始日或之前支付的租赁付款额,存在租赁激励的,扣除已享受的租赁激励相关金额;③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④承租人为拆卸及移除租赁资产、复原租赁资产所在场地或将租赁资产恢复至租赁条款约定状态预计将发生的成本。
本公司使用权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分类计提。对于能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资产预计剩余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对于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两者孰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本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来确定使用权资产是否已发生减值并进行会计处理。
(2)租赁负债
租赁负债按照租赁期开始日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的现值进行初始计量。租赁付款额包括:①固定付款额(包括实质固定付款额),存在租赁激励的,扣除租赁激励相关金额;②取决于指数或比率的可变租赁付款额;③根据承租人提供的担保余值预计应支付的款项;④购买选择权的行权价格,前提是承租人合理确定将行使该选择权;⑤行使终止租赁选择权需支付的款项,前提是租赁期反映出承租人将行使终止租赁选择权;
本公司采用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如果无法合理确定租赁内含利率的,则采用本公司的增量借款利率作为折现率。本公司按照固定的周期性利率计算租赁负债在租赁期内各期间的利息费用,并计入财务费用。该周期性利率是指公司所采用的折现率或修订后的折现率。
未纳入租赁负债计量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当本公司对续租选择权、终止租赁选择权或者购买选择权的评估结果发生变化的,则按变动后的租赁付款额和修订后的折现率计算的现值重新计量租赁负债,并相应调整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当实质租赁付款额、担保余值预计的应付金额或者取决于指数或比率的可变租赁付款额发生变动的,则按变动后的租赁付款额和原折现率计算的现值重新计量租赁负债,并相应调整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
2.出租资产的会计处理
(1)经营租赁会计处理
本公司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采用直线法,将经营租赁的租赁收款额确认为租金收入。本公司将发生的与经营租赁有关的初始直接费用予以资本化,在租赁期内按照与租金收入相同的确认基础分期计入当期收益。
(2)融资租赁会计处理
本公司在租赁开始日,将应收融资租赁款,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在将来收到租金的各期间内确认为租赁收入。本公司发生的与出租交易相关的初始直接费用,计入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初始入账价值中。
(二十八) 重要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
1.会计政策变更
本公司于 2021 年 1 月 1 日执行新租赁准则,报告期内未涉及会计政策的相关内容调整。
2.会计估计变更
本公司本报告期无会计估计变更。
3.会计估计变更
本公司本报告期未发生重大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事项。
四、 税项
(一) 主要税种及税率
税种 |
计税依据 |
税率 |
增值税 |
按税法规定计算的销售货物和应税劳务收入为基础计算销项税额,在扣除当期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后,差额部分为应交增值税 |
13% |
消费税 |
按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及消费税计缴 |
7% |
城市维护建设税 |
按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及消费税计缴 |
5% |
企业所得税 |
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缴 |
25% |
(二十九) 要税收优惠及批文
1.增值税:本公司从事生物制品的研发销售,苗木、中药材、农产品种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关于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的相关规定。
2.企业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的相关规定,对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本公司从事生物制品的研发销售,苗木、中药材、农产品种植项目的所得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
五、 合并财务报表重要项目注释
以下注释项目(含公司财务报表重要项目注释)除非特别指出,上年年末指2022年12月31日,期初指2023年1月1日,期末指2023年12月31日,本期指2023年度,上期指2022年度。
(一) 货币资金
项目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库存现金 |
55,356.59 |
110,862.19 |
银行存款 |
890,008.28 |
413,098.37 |
合计 |
945,364.87 |
523,960.56 |
(三十) 应收账款
1.按账龄披露
账龄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1年以内 |
1,182,109.16 |
1,164,129.02 |
1至2年 |
613,568.72 |
274,936.60 |
2至3年 |
6,500.00 |
- |
3年以上 |
157,046.00 |
227,056.00 |
减:坏账准备 |
278,849.79 |
312,756.10 |
合计 |
1,680,374.09 |
1,353,365.52 |
2.按坏账计提方法分类披露
类别 |
期末余额 |
|||
账面余额 |
坏账准备 |
|||
金额 |
比例(%) |
金额 |
计提比例(%) |
|
按单项评估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
|
|
|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
1,959,223.88 |
100.00 |
278,849.79 |
14.23 |
其中:账龄组合 |
1,959,223.88 |
100.00 |
278,849.79 |
14.23 |
合计 |
1,959,223.88 |
100.00 |
278,849.79 |
14.23 |
类别 |
期初余额 |
|||
账面余额 |
坏账准备 |
|||
金额 |
比例(%) |
金额 |
计提比例(%) |
|
按单项评估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
|
|
|
|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
1,666,121.62 |
100.00 |
312,756.10 |
18.77 |
其中:账龄组合 |
1,666,121.62 |
100.00 |
312,756.10 |
18.77 |
合计 |
1,666,121.62 |
100.00 |
312,756.10 |
18.77 |
(1)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①账龄组合
账龄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
账面余额 |
预期信用损失率(%) |
坏账准备 |
账面余额 |
预期信用损失率(%) |
坏账准备 |
|
1年以内 |
1,212,389.16 |
5.00 |
60,619.46 |
1,164,129.02 |
5.00 |
58,206.45 |
1至2年 |
583,288.72 |
9.93 |
57,934.33 |
274,936.60 |
10.00 |
27,493.65 |
2至3年 |
6,500.00 |
50.00 |
3,250.00 |
|
50.00 |
|
3年以上 |
157,046.00 |
100.00 |
157,046.00 |
227,056.00 |
100.00 |
227,056.00 |
合计 |
1,959,223.88 |
14.23 |
278,849.79 |
1,666,121.62 |
17.57 |
312,756.10 |
3.坏账准备情况
类别 |
期初余额 |
本期变动金额 |
期末余额 |
|||
计提 |
收回或转回 |
核销 |
其他变动 |
|||
账龄组合 |
312,756.10 |
|
33,906.31 |
|
|
278,849.79 |
合计 |
312,756.10 |
|
33,906.31 |
|
|
278,849.79 |
4.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的应收账款情况
单位名称 |
期末余额 |
占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合计数的比例(%) |
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
江苏绿冶苗木科技有限公司 |
354,500.00 |
18.09 |
17,725.00 |
苏州神元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225,360.00 |
11.50 |
16,902.00 |
上海八凌电子商贸有限公司 |
234,917.80 |
11.99 |
23,491.78 |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于河张先生 |
171,477.00 |
8.75 |
8,573.85 |
潍城投闫丽丽 |
151,321.20 |
7.72 |
7,566.06 |
合计 |
1,137,576.00 |
58.06 |
74,258.69 |
(三十一) 预付款项
1.预付款项按账龄列示
账龄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
金额 |
比例(%) |
金额 |
比例(%) |
|
1年以内 |
501,579.47 |
82.13 |
269,993.26 |
88.77 |
1至2年 |
59,166.00 |
9.69 |
19,166.00 |
6.30 |
2—3年(含3年) |
|
|
15,000.00 |
4.93 |
3年以上 |
50,000.00 |
8.19 |
|
|
合计 |
610,745.47 |
100.00 |
304,159.26 |
100.00 |
2.预付款项金额前五名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 |
期末余额 |
占预付款项期末余额合计数 的比例(%) |
浙江农林大学 |
50,000.00 |
8.19% |
潍坊区于河街道都家村委员会 |
56,579.78 |
9.26% |
潍坊区于河街道办事处 |
135,200.00 |
22.14% |
温州昆富铁皮石斛有限公司 |
50,000.00 |
8.19% |
安徽古家酒业有限公司 |
137,700.00 |
22.55% |
合计 |
429,479.78 |
70.32% |
(三十二) 其他应收款
项目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应收利息 |
|
|
应收股利 |
|
|
其他应收款项 |
1,460,662.51 |
1,632,900.97 |
减:坏账准备 |
1,336,050.64 |
1,342,569.00 |
合计 |
124,611.87 |
290,331.97 |
1.其他应收款项
(1)按款项性质披露
款项性质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押金、保证金 |
1,389,088.50 |
1,545,738.50 |
其他 |
71,574.01 |
87,162.47 |
减:坏账准备 |
1,336,050.64 |
1,342,569.00 |
合计 |
124,611.87 |
290,331.97 |
(2)按账龄披露
账龄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1年以内 |
7,794.03 |
236,229.21 |
1至2年 |
107,981.72 |
31,832.98 |
2至3年 |
30,047.98 |
50,000.00 |
3年以上 |
1,314,838.78 |
1,314,838.78 |
减:坏账准备 |
1,336,050.64 |
1,342,569.00 |
合计 |
124,611.87 |
290,331.97 |
(3)坏账准备计提情况
坏账准备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合计 |
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 |
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未发生信用减值) |
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已发生信用减值) |
||
2023年1月1日余额 |
1,342,569.00 |
|
|
1,342,569.00 |
2023年1月1日余额在本期 |
1,342,569.00 |
|
|
1,342,569.00 |
本期计提 |
|
|
|
|
本期转回 |
6,518.36 |
|
|
6,518.36 |
本期核销 |
|
|
|
|
其他变动 |
|
|
|
|
2023年12月31日余额 |
1,336,050.64 |
|
|
1,336,050.64 |
(4)坏账准备情况
类别 |
期初余额 |
本期变动金额 |
期末余额 |
|||
计提 |
收回或转回 |
核销 |
其他变动 |
|||
其他应收坏账准备 |
1,342,569.00 |
|
6,518.36 |
|
|
1,336,050.64 |
合计 |
1,342,569.00 |
|
6,518.36 |
|
|
1,336,050.64 |
(5)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的其他应收款项情况
单位名称 |
款项性质 |
期末余额 |
账龄 |
占其他应收款项期末余额合计数的比例(%) |
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
吴江经济开发区农村发展局 |
钢结构质保金 |
588,870.00 |
三年以上 |
40.32% |
588,870.00 |
同里科技农业示范园 |
土地押金 |
500,000.00 |
三年以上 |
34.23% |
500,000.00 |
吴江经济开发区农村发展局农村财务管理服务中心 |
保证金 |
168,750.00 |
三年以上 |
11.55% |
168,750.00 |
抖店商家保证金 |
保证金 |
10,000.00 |
二至三年 |
0.68% |
5,000.00 |
吴江区发改委押金 |
押金 |
31,300.00 |
三年以上 |
2.14% |
31,300.00 |
合计 |
|
1,298,920.00 |
|
88.92% |
1,293,920.00 |
(三十三) 存货
1.存货的分类
项目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
账面余额 |
跌价准备/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 |
账面价值 |
账面余额 |
跌价准备/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 |
账面价值 |
||
原材料 |
272,070.20 |
|
272,070.20 |
182,099.35 |
|
182,099.35 |
|
周转材料 |
1,368,494.69 |
|
1,368,494.69 |
1,516,466.41 |
|
1,516,466.41 |
|
委托加工材料 |
675,630.57 |
|
675,630.57 |
444,421.48 |
|
444,421.48 |
|
在产品 |
6,673,706.94 |
|
6,673,706.94 |
6,875,389.76 |
|
6,875,389.76 |
|
库存商品 |
3,094,140.10 |
372,744.61 |
2,721,395.49 |
8,977,523.98 |
372,744.61 |
8,604,779.37 |
|
消耗性生物资产 |
328,815.03 |
|
328,815.03 |
584,088.74 |
|
584,088.74 |
|
半成品 |
43,074,897.61 |
13,736,034.16 |
29,338,863.45 |
31,989,020.27 |
5,788,927.92 |
26,200,092.35 |
|
合计 |
55,487,755.14 |
14,108,778.77 |
41,378,976.37 |
50,569,009.99 |
6,161,672.53 |
44,407,337.46 |
2.存货跌价准备和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的增减变动情况
项目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金额 |
本期减少金额 |
期末余额 |
||
计提 |
其他 |
转回或转销 |
其他 |
|||
库存商品 |
372,744.61 |
|
|
|
|
372,744.61 |
消耗性生物资产 |
|
|
|
|
|
|
半成品 |
5,788,927.92 |
7,947,106.24 |
|
|
|
13,736,034.16 |
合计 |
6,161,672.53 |
7,947,106.24 |
|
|
|
14,108,778.77 |
(三十四) 其他流动资产
项目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待抵扣进项税额 |
410.54 |
3,563.80 |
预缴所得税 |
85,005.04 |
84,848.61 |
潍坊土地出让金 |
0.00 |
1,500,000.00 |
合计 |
85,415.58 |
1,588,412.41 |
(三十五) 长期股权投资
被投资单位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减变动 |
期末余额 |
减值准备期末余额 |
|||||||
追加投资 |
减少投资 |
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损益 |
其他综合收益调整 |
其他权益变动 |
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
计提减值准备 |
其他 |
||||
一、联营企业 |
|
|
|
|
|
|
|
|
|
|
|
浙江亚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1,377,062.01 |
|
|
908,444.34 |
|
|
250,000.00 |
|
|
12,035,506.35 |
|
小计 |
11,377,062.01 |
|
|
908,444.34 |
|
|
250,000.00 |
|
|
12,035,506.35 |
|
合计 |
11,377,062.01 |
|
|
908,444.34 |
|
|
250,000.00 |
|
|
12,035,506.35 |
|
(三十六) 投资性房地产
1.按成本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项目 |
房屋及建筑物 |
合计 |
一、账面原值 |
|
|
1.期初余额 |
11,894,206.53 |
11,894,206.53 |
2.本期增加金额 |
1,657,265.38 |
1,657,265.38 |
(2)固定资产转入 |
1,657,265.38 |
1,657,265.38 |
3.本期减少金额 |
|
|
(1)转入固定资产 |
|
|
4.期末余额 |
13,551,471.91 |
13,551,471.91 |
二、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 |
|
|
1.期初余额 |
7,870,313.12 |
7,870,313.12 |
2.本期增加金额 |
2,385,367.74 |
2,385,367.74 |
(1)计提或摊销 |
2,385,367.74 |
2,385,367.74 |
(2)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转入 |
|
|
3.本期减少金额 |
|
|
(1)转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
|
|
4.期末余额 |
10,255,680.86 |
10,255,680.86 |
三、减值准备 |
|
|
1.期初余额 |
|
|
2.本期增加金额 |
|
|
3.本期减少金额 |
|
|
4.期末余额 |
|
|
四、账面价值 |
|
|
1.期末账面价值 |
3,295,791.05 |
3,295,791.05 |
2.期初账面价值 |
4,023,893.41 |
4,023,893.41 |
(三十七) 固定资产
项目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固定资产 |
21,483,972.59 |
26,517,589.54 |
固定资产清理 |
|
|
减:减值准备 |
67,827.84 |
67,827.84 |
合计 |
21,416,144.75 |
26,449,761.70 |
1.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情况
项目 |
房屋及建筑物 |
机器设备 |
电子设备 |
运输设备 |
其他设备 |
合计 |
一、账面原值 |
|
|
|
|
|
|
1.期初余额 |
40,162,519.21 |
2,708,422.63 |
1,443,245.81 |
783,411.83 |
19,052,290.27 |
64,149,889.75 |
2.本期增加金额 |
|
|
50,050.00 |
|
55,191.00 |
105,241.00 |
(1)购置 |
|
|
50,050.00 |
|
55,191.00 |
105,241.00 |
(2)在建工程转入 |
|
|
|
|
|
|
(3)投资性房地产转入 |
|
|
|
|
|
|
3.本期减少金额 |
|
|
|
|
1,657,265.38 |
1,657,265.38 |
(1)处置或报废 |
|
|
|
|
|
|
(2)转入投资性房地产 |
|
|
|
|
1,657,265.38 |
1,657,265.38 |
4.期末余额 |
40,162,519.21 |
2,708,422.63 |
1,493,295.81 |
783,411.83 |
17,450,215.89 |
62,597,865.37 |
二、累计折旧 |
|
|
|
|
|
|
1.期初余额 |
18,745,066.26 |
2,373,515.98 |
1,294,445.39 |
734,153.30 |
14,485,119.28 |
37,632,300.21 |
2.本期增加金额 |
2,567,829.61 |
84,225.30 |
68,087.43 |
3,942.54 |
3,202,229.58 |
5,926,314.46 |
(1)计提 |
2,567,829.61 |
84,225.30 |
68,087.43 |
3,942.54 |
3,202,229.58 |
5,926,314.46 |
(2)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转入 |
|
|
|
|
|
|
3.本期减少金额 |
430,358.36 |
|
|
|
2,014,363.53 |
2,444,721.89 |
(1)处置或报废 |
|
|
|
|
|
|
(2)转入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
430,358.36 |
|
|
|
2,014,363.53 |
2,444,721.89 3 |
4.期末余额 |
20,882,537.51 |
2,457,741.28 |
1,362,532.82 |
738,095.84 |
15,672,985.33 |
41,113,892.78 |
三、减值准备 |
|
|
|
|
|
|
1.期初余额 |
67,827.84 |
|
|
|
|
67,827.84 |
2.本期增加金额 |
|
|
|
|
|
|
3.本期减少金额 |
|
|
|
|
|
|
4.期末余额 |
67,827.84 |
|
|
|
|
67,827.84 |
四、账面价值 |
|
|
|
|
|
|
1.期末账面价值 |
19,212,153.86 |
250,681.35 |
130,762.99 |
45,315.99 |
1,777,230.56 |
21,416,144.75 |
2.期初账面价值 |
21,349,625.11 |
334,906.65 |
148,800.42 |
49,258.53 |
4,567,170.99 |
26,449,761.70 |
(三十八) 在建工程
项目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在建工程项目 |
283,913.28 |
86,650.00 |
工程物资 |
|
|
减:减值准备 |
|
|
合计 |
283,913.28 |
86,650.00 |
1.在建工程项目
(1)在建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
账面余额 |
减值准备 |
账面价值 |
账面余额 |
减值准备 |
账面价值 |
|
铁皮石斛科技文化产业园 |
62,835.00 |
|
62,835.00 |
58,035.00 |
|
58,035.00 |
农产品深加工厂房建设 |
221,078.28 |
|
221,078.28 |
28,615.00 |
|
28,615.00 |
合计 |
283,913.28 |
|
283,913.28 |
86,650.00 |
|
86,650.00 |
(2)重大在建工程项目变动情况
项目名称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金额 |
本期转入固定资产 |
本期其他减少金额 |
期末余额 |
铁皮石斛科技文化产业园 |
58,035.00 |
4,800.00 |
|
|
62,835.00 |
农产品深加工厂房建设 |
28,615.00 |
192,463.28 |
|
|
221,078.28 |
合计 |
86,650.00 |
197,263.28 |
|
|
283,913.28 |
(三十九) 生产性生物资产
1.以成本计量的生物资产
项目 |
种植业 |
合计 |
一、账面原值 |
|
|
1.期初余额 |
6,298,410.79 |
6,298,410.79 |
2.本期增加金额 |
793,823.90 |
793,823.90 |
(1)自行培育 |
793,823.90 |
793,823.90 |
3.本期减少金额 |
2,472,656.07 |
2,472,656.07 |
(1)处置 |
2,112,232.84 |
2,112,232.84 |
(2)风灾报损及清整残次 |
360,423.23 |
360,423.23 |
4.期末余额 |
4,619,578.62 |
4,619,578.62 |
二、累计折旧 |
|
|
1.期初余额 |
2,281,797.51 |
2,281,797.51 |
2.本期增加金额 |
531,558.87 |
531,558.87 |
(1)计提 |
531,558.87 |
531,558.87 |
3.本期减少金额 |
1,127,172.57 |
1,127,172.57 |
(1)处置 |
1,098,168.81 |
1,098,168.81 |
(2)风灾报损及清整残次 |
29,003.76 |
29,003.76 |
4.期末余额 |
1,686,183.81 |
1,686,183.81 |
三、减值准备 |
|
|
1.期初余额 |
|
|
2.本期增加金额 |
|